银五金六风光尽金九银十成泡影
- 编辑时间: 2020-12-28
“银五金六”将取代“金九银十”成为全年汽车最风光的月份,这是晓程依据市场走势和相关数据做出的预测。
以往的两个月在全年车市风光占近已成定局。今年不会有任何一个月的会超过五月或六月。往年的“金九银十”与“银五金六”相比也可能黯然失色,风光不再,但“金九银十”的成色可能不减当年。因为今年购车需求与去年相比总体上趋于兴旺态势。
据新浪汽车报道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数据显示,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.86万辆和87.29万辆,比上月分别增长9.38%和5.29%,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.49%和48.36%,近五成的增速比较少见。
1.6升-3.0升排量区间的车型比上月增长速度要好于1.6升及以下车型,与上年同期相比,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,其中市场份额比较大的1.6升-2.0升排量的轿车本月销售14.57万辆,比上月增长19.29%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.23%。
5月乘用车销售82.91 万辆,同比增长46.83%。
五六月份的有可能成为全年的“银五金六”。
“金九银十”还会重现今年五六月份的风光吗?显然不能。其地位将被取代。
从车辆购置税等救市政策出台以来,汽车市场的一般规律就受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左右。市场刚性需求和政策强势运作的交互作用,使市场产生了饥饿感,厂方供不应求,价格上升。饥饿和涨价的刺激反而产生了反作用力,让车市陡然火爆,使往年的淡季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旺销势头。
市场已经不按常规出牌,没有规律可循,看得人们懵懵懂懂。往年的规律已经不能解释今年的特殊现象。
下半年的情势更趋复杂。
1、政策激活了中小排量车的购车需求,而燃油涨价象一盆冷水兜头浇下,让购车的热心变得“拔凉”。
2、政策本身经过半年运行效应已经开始衰减,再有燃油涨价的冲击,汽车消费动力将会明显下降。
3、燃油频繁涨价偶尔降价、涨幅过大降幅过小、超出人们的正常判断和心理承受能力,尤其对心里没有底数的准购车群体造成心理冲击,使汽车消费信心受挫,成了汽车消费的最大阻力和头号障碍。而且燃油涨价无论怎样波动,始终在高位运行;价格调控部门又无视汽车产业长远利益,置公众舆论于不顾,一意孤行,悍然涨价,而且大有一意孤行地涨下去的企图。一旦国际油价失控,国内油价翻番,平民购车就将成为美好的理想或者幻想。此时油价将成为人们购车的惟一的最大的障碍,民众的汽车消费信心将荡然无存。
4、面对汽车消费跃跃欲试的准购车人群将转为持币待购人群。汽车消费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后,市场热度明显降温。
5、救市靠政策,政策效应被燃油乱涨价冲击和消释得无影无踪;燃油乱涨价不仅将政策效应化为乌有,还构筑了百姓购车屏障,更为要命的是,有燃油乱涨价机制在,此后的所有政策的影响力、调控力和制衡力都将大打折扣。燃油乱涨价和政策初衷南辕北辙。二者致力于市场的宗旨、方向和动机不一致,购车热情遭遇冷水,购车百姓无所适从。这使此后的政策失去了应有的刺激性和吸引力。
如果将来汽车产业出现萧条,政策不能救市,谁还能救市?
所以,有如今年“银五金六”的车市风光,此后很可能成为绝唱。“金九银十”也无法与其相媲美。
下半年汽车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。确定的可能只有一个,就是可能有相关激励政策出台。但燃油乱相存在,再好的政策也没有发挥的空间,难以施展拳脚。
但至少,车购税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的影响力还在,消费惯性还在,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还没有完全萎缩,即使是强弩之末的消费趋势,也应该有一定的市场结果。所以,今年的“金九银十”虽然无法与“银五金六”相比,但相比往年还有值得乐观的理由。
只是不要太乐观。如果开足产能,张开双臂,喜滋滋地迎接金九银十,怎奈此一时彼一时,市场已经今非昔比,只怕期望值过高,库存过多,新车贬值太快,形成资金占压产品滞销的被动局面。